順景動態
以前瞻視覺 發現并布局未來ERP是企業資源計劃的簡稱,蘊含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理念,ERP的主要宗旨是將企業的各方面資源(人力、資金、信息、物料、設備、時間、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地計劃、管理和控制。為企業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運營水平、建立高效率供應鏈、減少庫存、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等方面提供一種管理手段。但隨著項目的發展,企業會提出更多的要求和期望,這時就需要對ERP進行二次開發。不過ERP二次開發階段是有風險的,具體表現如下:
1、時間風險
由于在ERP再開發階段存在著一系列的不確定因素,使得項目的進展不能按照合同規定如期進行,企業需求分析不充分,需求反復修改,開發商對系統開發難度和代碼量估計不充分等,會導致開發商無法保證系統開發進度。
2、技術風險
ERP系統開發是一項規模龐大的工程,開發技術難度大,開發商對系統開發技術的把握程度將影響系統的順利開發。此外,企業在掌握系統開發技術時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影響企業對系統的維護。開發商在獲取合同時的技術承諾,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實現,開發商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技術消化,企業技術人員對系統開發技術的掌握也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3、質量風險
開發商為了節約開發成本,減少開發團隊人數,采用低成本的開發平臺和開發工具,勢必影響系統開發的進度和質量。系統開發運行平臺對ERP系統運行起著支撐作用,是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開發工具對ERP系統開發,升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者選擇的不合理,對ERP系統的長遠發展產生制約作用。
4、成本風險
隨著系統開發時間的推移,不論對企業還是開發商,都會付出高額的代價。企業將增加ERP實施成本,開發商將消耗更多的開發資源,以及合同違約風險。
5、移植風險
開發商與企業的系統運行環境不一致,會導致系統在移植過程中出現偏差。開發商的開發環境與企業系統運行環境不同,開發環境中的網絡環境相對封閉,且規模小,企業的系統運行環境復雜,開放性高,規模大。開發環境與運行環境不一致,會導致系統功能實現的偏差,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以上關于ERP二次開發階段的風險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在ERP再開發階段,企業與開發商必須進行高效的合作,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共同維護合同的權威性,本著友好合作的態度處理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雙方應加強相互監督,互守信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