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景動態
以前瞻視覺 發現并布局未來在ERP的使用中,隨著企業的發展,會對ERP提出更多的要求和期望,這時就需要對ERP進行二次開發。再開發階段在整個系統的實施過程中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直接關系到ERP在企業的實施能否成功,是ERP由軟件產品轉化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橋梁。不過在進行ERP的二次開發時,開發商會遇到各種技術困難和開發阻力,其開發進度也會變得無法控制。為了避免風險的發生,可采取以下控制策略:
1、細化合同
為了避免因企業修改系統需求而導致開發商反復修改系統代碼引起的矛盾,企業和開發商在簽訂開發合同時,應明確在系統開發過程中發生各種問題時的處理方案,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影響系統開發;開發商在完成系統需求分析后,形成系統需求書面文檔,在同企業充分論證并取得企業認可后,再進行系統代碼編寫,這些都應在合同中明確規定,防止無合同約束的工作過程。
2、企業積極配合
開發商在對企業進行需求分析的過程中,企業應采取積極配合的態度,配合開發商挖掘企業的開發潛力。企業應盡量把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需求調研階段表述出來,防止在系統進入代碼編寫階段后再修改需求,延誤系統開發。企業ERP實施領導機構負責協調企業相關部門與開發商在ERP實施過程中的合作,保證開發商能夠全面,深入地對企業進行深入的調研。
3、進行技術調研
明確系統開發思路,開發商在系統需求分析的同時,成立技術攻關小組,開展技術調研,結合ERP系統開發成功案例,以及技術發展的趨勢,選擇先進,不易過時的開發技術,如基于B/S,結構的系統開發技術以及逐步代替了基于C/S結構的系統開發技術,同時為了系統能方便地擴展和集成,可采用組件技術。開發商可選擇市場上成熟的開發平臺,針對企業實際制定合理的系統開發思路,企業同時參與系統開發技術的學習,由開發商對企業技術人員進行開發技術的培訓。
4、建立系統開發信息共享和質量保證體系
企業挖掘ERP系統潛在需求的要求越來越高,完全由軟件開發商完成ERP再開發的情況越來越少,充分利用企業信息資源,使企業全程參與再開發過程的情況越來越多。在ERP再開發過程中建立系統開發信息共享體系,使企業與軟件開發商能夠實時進行信息交流,將更有利于縮短再開發過程,提高再開發效率。開發過程信息共享可以由軟件開發商建立專業的信息管理系統或文件服務器,并由軟件開發商為企業和開發部門分配使用權限。
開發過程信息共享,使企業以及軟件開發商的各個相關部門有效地參與ERP系統設計和開發,實現企業和開發商協同開發,縮短了對ERP系統需求分析和需求發展的時間。軟件開發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ERP實現技術復雜程度的增大,使得ERP再開發工程變得龐大,開發成本高,因而由單一部門進行開發的現象越來越少。
軟件開發商為了保證系統開發質量和開發進度,并有效地降低成本,需要多個部門協同開發,開發商需要建立適應現代軟件技術的集成開發環境,實現軟件設計,開發和測試流程的緊密結合,同時開發過程中的信息通過信息共享體系實現共享,開發單位的各個部門能夠實時地掌握軟件開發進度等相關信息,實現軟件開發過程信息的有效集成和共享,有利于各個部門之間的協作和監督。開發商系統開發質量監督部門利用開發信息共享體系,對系統開發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質量監督,及時檢查系統開發的進度,保證系統開發符合開發標準。
5、實行系統同步測試
在開發單位和企業分別建立系統測試環境,保障系統開發質量,避免系統移植風險。開發商選擇能實現系統即時發布的開發平臺,如IBM,公司的WEBSPHERE,開發平臺,可以實現系統開發與實現同步,提高系統開發效率。開發商按時將已開發完成的功能模塊提供給企業,由企業進行同步測試。同步測試數據應保持一致,方便雙方及時發現問題,并通過開發信息共享體系實現系統測試信息共享,遠程技術支持和培訓。
以上關于避免ERP二次開發風險的策略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企業和開發商在ERP再開發階段的合作,將影響到ERP軟件的開發質量和系統的順利實施。在系統調研階段,企業應無保留地向開發商提供相關的資料,積極配合開發商的工作;同樣,在系統代碼開發階段,開發商也應對企業的技術人員同步進行技術培訓,使系統順利交接。企業和開發商的通力協作,是系統成功開發與實施的關鍵因素。